最常用的按摩手法(圖文) 打印頁面
人體穴位網(wǎng) m.dzczkj.com.cn 2012-06-13 16:12:16
一指禪法

用拇指指端、羅紋面或偏峰著力于一定位或經(jīng)絡穴位上,沉肩垂肘,以腕關節(jié)懸屈,運用腕間的擺動帶動拇指關節(jié)的屈伸活動,以使之產(chǎn)生的功力輕重交替、持續(xù)不斷地作用于經(jīng)絡穴位上,稱為一指禪推法。
動作要領
(1)上肢肌肉放松,不可有蠻勁,手掌虛握拳,沉肩,垂肘,懸腕,掌虛。
(2)沉肩、垂肘意思是肩部或手臂都要放松,懸腕意思是手腕要自然彎曲,本法的動作要貫穿著一個“松”字,這樣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,力量沉著,動作靈活,柔和有力。
(3)壓力、頻力、擺動幅度要均勻,動作要靈活,手法頻率每分鐘120~160 次。
作用
本法具有舒筋通絡,調(diào)和肺腑,行氣活血,健脾和胃,以及調(diào)和臟腑功能等作用。
禁忌癥
急性傳染性、感染性疾病、皮膚有破損者不宜應用本療法。
注意事項
一指禪推法的操作要領在于施術時要掌握“沉肩、垂肘、腕端平,指吸定而掌空虛”的原則。肩、肘、腕、指部要放松自然,應以腕關節(jié)為主帶動拇指關節(jié),腕指協(xié)調(diào),才能達到“柔和、有力、深透、持久”的要求。全身保持“含胸、攏背、呵腰、收臀、蓄少腹”,使氣沉丹田。推治時要身隨手走,眼隨手轉,循經(jīng)絡而推腧穴。動作要輕重有節(jié),疾徐有序,慢而不懈,快而不亂,輕而不浮,重而不滯。外表看似輕松飄逸,實際上卻是“蓄力于掌,處力于指,著力于羅紋”,勁含而不露(即所謂螺心勁),臻柔中有剛、剛中有柔之境。
適用部位
本法適用于全身各部穴位。常用于頭面部、頸項部、胸腹部、肩背部、腰骶部及四肢關節(jié)處。
臨床應用
本法刺激量中等,屬于平補平瀉手法,接觸面積較小,作用深透。臨床上對內(nèi)、外、婦、兒、傷各科的許多病癥均可以本法治療。如頭痛、失眠、面癱、高血壓、胃脘痛、腹痛以及關節(jié)筋骨酸痛等癥常用本法治療。
按揉法
按揉法是由按法與揉法復合而成。分為指按揉法和掌按揉法兩種。
【動作要領】
1.指按揉法:用單手或雙手拇指羅紋面置于施術部位.余指置于對側或相應的位置以助力。腕關節(jié)懸屈,拇指和前臂部主動施力,進行節(jié)律性按壓揉動。指按揉法無論是以單手拇指還是雙手拇指操作,外形均酷似拿法,其區(qū)別是拿法是拇指與其他四指兩側對稱性用力,而指按揉法的力點是在拇指側,余指僅起到助力、助動的作用。
2.掌按揉法:掌按揉法分為單掌按揉法和雙掌按揉法兩種,操作上有較大不同。單掌按揉法是以掌根部著力于施術部位,余指自然伸直,前臂與上臂主動用力。 進行節(jié)律性按壓揉動。
雙掌按揉法則雙掌重疊,增加力量,置于施術部位,以掌中部或掌根部著力,以肩關節(jié)為支點,身體上半部小幅度節(jié)律性前傾后移,于前傾時將身體上半部的重量經(jīng)肩關節(jié)、前臂傳至手部,從而產(chǎn)生節(jié)律性按壓揉動。
【要求及注意事項】
1.將按法與揉法進行有機結合,做到按中含揉,揉中寓按,剛柔并濟,纏綿不絕。
2.宜按揉并重.施力不可失之偏頗。
3.注意按揉法的節(jié)奏性,既不要過快,又不可過于緩慢。
【作用】
用于頸椎病、肩關節(jié)周圍炎、腰背筋膜炎、腰椎間盤突出癥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痛經(jīng)、顳頜關節(jié)功能系亂、近視等多種病癥。
按揉法剛柔并濟,作用舒適,易于被人接受,具備按法與揉法的雙重作用,臨床應用頻度較高。指按揉法接觸面積較小,按揉力量集中,適于頸項部、肩部、肩胛骨內(nèi)側緣及全身各部腧穴。掌按揉法接觸面較大,按揉力相對分散。其中單掌按揉法力量相對較弱,多用于肩部、上肢、脊柱兩旁的膀胱經(jīng)側線;雙掌按揉法則按揉力量強而深透,適于背部、腰部及下肢后側。
揉法

用大魚際、掌根,或手指羅紋面吸附于一定的治療部位,作輕柔緩和的環(huán)旋運動,并帶動該部位的皮下組織,稱之為揉法。以大魚際為力點,稱魚際揉法;以掌根為力點,稱掌根揉法;以手指羅紋面為力點,稱指揉法。其中以魚際揉法的技巧性較高,故先作介紹。
1.魚際揉法
(1)手法要領:
①用大魚際著力,稍用力下壓;拇指略內(nèi)收,指間關節(jié)微屈;手腕放松,以腕關節(jié)和前臂協(xié)調(diào)的擺動運動,來帶動大魚際在治療部位上作環(huán)旋狀揉動。若以掌根著力,則稱為掌根揉法。
②動作要靈活,力量要輕柔。施法時既不可在體表造成摩擦,也不可故意在體表撳壓。
③動作要有節(jié)律性,其頻率每分鐘約120~160次。
(2)適用部位:全身各部位。以頭面,胸腹和四肢諸關節(jié)最為常用。
(3)功效:疏筋通絡,3削十止痛,活血散瘀,健脾和胃,寬胸理氣。
(4)主治:頭痛,面癱,胸脅痛,院腹脹痛,四肢軟組織損傷。
(5)舉例說明:
頭痛、面癱:在前額及面部用魚際揉法。
胸脅痛:掌揉章門、期門及患處。
四肢軟組織急性損傷:可在患處周圍用揉法;而在損傷處一定要給予冰按摩和制動。
2.指揉法
用拇指或中指羅紋面,或以食、中指,或以食、中、無名指羅紋面,在某一穴或幾個穴或某部位上作輕柔的小幅度的環(huán)旋柔動,稱為指揉法。且有單指揉法、雙指揉法、三指揉法之分。
臨床上指揉法常與按法結合,組成按揉復合手法。單指揉可適用于全身各部位;雙指揉可用于背俞穴,亦可用小兒推拿乳旁、乳根穴或雙側天樞穴;三指揉可用于背俞穴,亦可用于小兒先天性肌性斜頸等。
【要求及注意事項】
1.所施壓力要適中,以受術者感到舒適為度。揉動時要帶動皮下組織一起運動,動作要靈活而有節(jié)律性。
2.要掌握好揉動頻率。揉法的揉動頻率一般情況下是每分鐘120一160次,但亦有特例情況,比如指揉法在面部操作時可以緩慢操作。
3.大魚際揉法前臂有推旋動作,腕部宜放松,而指揉法則腕關節(jié)要保持一定的緊張度,掌根揉法則腕關節(jié)略有背伸,松緊適度。
4.不可在體表形成摩擦運動。
【臨床應用】
本法是推拿手法中常用手法之一,臨床常配合其他手法來治療脘脹滿、胸悶肋痛,使組織損傷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