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打印紙張:字號選擇: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

5個方法治療小兒腹瀉 打印頁面

人體穴位網(wǎng) m.dzczkj.com.cn    2012-11-22 17:23:25  

第一個補脾經(jīng)。脾經(jīng)穴在哪兒?就在我們拇指撓側(cè)緣,從指端到指根,就在這個位置上。操作的時候怎么做呢?非常簡單,從這兒向這兒一下一下這么推,我們叫推,推脾經(jīng),這實際上叫補脾經(jīng),這么一下一下的做,這就可以了。這是第一個。它做的次數(shù)可以多一點,如果你沒把握,我倒建議一般小孩做十分鐘都可以,這個再做多點也沒有問題,不會出現(xiàn)毛病的。

第二個補大腸,大腸在哪兒的?在食指撓側(cè)緣,從指端到虎口,也就是從這兒一直到這兒,它操作的時候也是從這個方向,一定要注意,你的穴位刺激一定要準確,就是說這個穴位一定要完整的刺激到。從這兒開始,一直向下推到這兒,這么一下一下,一般習慣上我們用拇指來推。它的操作次數(shù)一般如果以時間算,最好也做得多一點,我建議做十分鐘,就是家里做的話做十分鐘。

第三個揉龜尾。就是尾骨尖端,我們在小孩肛門附近一摸,大家都說了,通常俗話所說的尾巴尖,就是這個位置,我們拿一個指頭按在上邊輕輕的揉,不要讓患者感到不舒服,這幾個手法都做得非常舒服,一定要讓患兒感覺非常非常舒適,手法一定要輕,我們輕輕地按在這個尖上輕輕地揉,揉個三、兩分鐘就可以了,已經(jīng)很到位了。這是第三個。

第四個就是在尾骨尖端,剛才我們講的龜尾穴的位置向上,沿著后背正中線向上這么一下一下,一定要向上推。這樣它有一個明顯的止瀉的作用,這是第四個。

還有一個清小腸,就在小手指的指側(cè)緣,記住方向一定要搞準,千萬不要搞錯,從小指根向指端這個方向推,這就可以了,這叫清小腸。這個穴位有一個利尿的作用,我們中醫(yī)認為利小便,就可以止大便。簡單的就是用這五個穴位就可以了。

文章來源:http://m.dzczkj.com.cn/rentixuewei/xiaoertuina/2012-11-22/12733.html
打印紙張:字號選擇: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