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人體穴位圖 > 保健按摩

堅持按摩這兩個穴,不怕得慢性盆腔炎

時間:2016-07-28 11:07:09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  作者:m.dzczkj.com.cn

癥狀:慢性盆腔炎

偏方:堅持按摩三陰交穴和次髎穴,每穴點按10~15分鐘,以有酸、脹、熱、麻等感覺為度。


許多女性經常聽說“盆腔炎”這三個字,但可能不太懂具體是什么。我在這里解釋一下。盆腔炎就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出現了炎癥,包括子宮內膜炎、輸卵管炎、盆腔腹膜炎等。如果是發(fā)生在輸卵管、卵巢附近的炎癥,不能確定哪個部位,就稱為附件炎,也屬于盆腔炎的一種。

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又有什么區(qū)別呢?急性盆腔炎是指由病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癥,病情通常來勢洶洶,患者常會出現寒戰(zhàn)、高熱、腹脹等癥狀。而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不一定會發(fā)熱,常表現為下腹墜痛、腰酸痛,盆腔一側或兩側有囊性、不活動包塊,還伴隨著白帶多、月經多、不孕等問題。簡單地說,慢性盆腔炎通常是因為急性炎癥治療不徹底,或因患者本身體質差、病情遷移不愈導致。

上星期,有個患有多年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來找我看病,她長期白帶異常、月經不調,藥吃了不少,但就是效果不大。我告訴她,這個病確實比較頑固,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還可能會急性發(fā)作。因此,平時一定要注意不吃生冷和辛辣食物,一旦出現帶下量多、色黃質稠、小腹疼痛等癥狀,不要再盲目用抗生素,可吃點中藥清熱除濕,益氣化瘀。還要注意根據白帶的色澤、氣味等情況進行食療調養(yǎng)。關于帶下調理的問題,在第三章已經詳細講解了,各位讀者可看看。

慢性盆腔炎可概括于中醫(yī)的“帶下病”“經行腹痛”“不孕”等病癥中。其病因病機是外邪侵入淤積胞中,以致沖任臟腑功能失調,氣機不利,經絡受阻、血瘀,從而導致腰酸、腹痛、白帶異常、痛經等。

患有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,還有個重要的原因,是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差。盆腔炎最愛光顧那些長時間坐著、缺少活動的女性。一旦長期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,就會導致靜脈回流受阻,影響盆腔的子宮及附件的正常排毒功能,最終引發(fā)炎癥。因此多按摩腹部,多走動一下,都有助于盆腔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我在實習的時候,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姐曾帶過我一段時間,是位老副主任醫(yī)師,她有個習慣,就是看上幾個病人,就會站起來稍微活動一下。時間不會太久,病人也不會有意見。動作也比較簡單,無非是活動一下手腳,扭幾下脖子。當時我們這些年輕人還覺得挺不雅的,上班的時候還能這樣?慢慢自己上了年紀,才覺得這樣做實在是大有益處。不光是醫(yī)生要有這個自覺,所有坐辦公室的上班族,都應該學會這手。

共2頁    1 2 下一頁 尾頁

查看評論

評論:堅持按摩這兩個穴,不怕得慢性盆腔炎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m.dzczkj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 版權所有